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联合会动态 > 赵政阳教授在陕西科技工作会议上的发言

赵政阳教授在陕西科技工作会议上的发言

来源:  作者:  日期:2021-03-10

加快新品种成果转化,助推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

赵政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各位领导、各位朋友:

  大家好!很高兴能参加今天这个大会。我来自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长期从事苹果新品种、新技术研究与推广工作。借此机会,就我们团队在苹果新品种成果转化方面的做法与体会向大家做一汇报。

一、着眼苹果产业发展“瓶颈”问题,强化新品种选育研究

  我国是世界第一苹果生产大国,产量占全球50%以上,陕西是中国第一苹果大省,产量约占全国四分之一。陕西现有近900万亩苹果栽培面积中,国外引进品种约占90%,其中日本红富士占70%以上,品种以引为主、结构单一形成的“同质化”竞争问题已成为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加快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新品种的选育,是我国苹果科技工作者肩负的历史责任。为此,在省科技厅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团队自1997年开始,加快了苹果杂交育种研究工作。经过20余年坚持不懈的努力,先后选育出了瑞阳、瑞雪、瑞香红3个优质、丰产晚熟新品种及4个其它配套特色品种。其中,瑞阳、瑞雪新品种2015年通过了陕西省审定,2019年通过了国审,瑞香红新品种2020年通过了陕西省审定。国育新品种的培育成功,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二、探索新模式和新机制,加快新品种的推广应用

  培育一个优良的苹果新品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如何将一个新优品种推广好,也需要聚合各方力量。为此,我们在新品种成果转化的模式和机制上做了一些积极探索。

  一是组建新品种推广联合体。2017年,探索以新品种产权保护开发为龙头,着眼全产业链,由学校牵头组建了“瑞雪瑞阳苹果推广联盟”,吸纳涉果企业、合作社和种植大户参加。2019年,为规范运行管理,在杨凌示范区大力支持下,在原“联盟”基础上成立了“杨凌西农瑞雪瑞阳苹果发展联合会”,成为全国首个以果树新品种产权保护开发为目的的社会公益组织,目前会员单位已近60家。经过几年的探索,初步形成了“科技成果与产业对接、全产业链有效结合、产品与市场对接”的加快新品种转化的新机制。依托“联合会”,在新品种苗木繁育、种植管理、农资配套、果品贮藏与销售等全产业链各个环节形成了统一的技术标准,申报获批了新品种国家注册商标。

  二是与龙头企业合作,实行品种成果的转让开发。参照国家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相关政策,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2020年学校将我们最新育成的新品种‘瑞香红’以1100万元独家授权木美土里生态农业公司进行苗木生产经营和推广,授权费用居全国之最。授权企业负责苗木开发和品种产权保护,学校专家负责提供技术服务。这种校企合作方式,在果树新品种成果转化方面在我省尚属首例。

三、体会与建议

  品种是农业产业的“芯片”,对果树尤为如此。农业科技工作者,既要有“坐冷板凳”的精神,做好品种选育这类原始创新研究;也要结合现代农业发展要求,与时俱进探索新模式加快新成果的落地转化。

  近五年的探索实践,瑞阳、瑞雪、瑞香红品种的推广成效令人鼓舞。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几个新品种在以陕西为主的苹果产区累计发展面积近20万亩,推广速度在全国苹果新品种中居首位。新品种果品已进入上海、广州、深圳、北京、杭州等大型市场,反响良好,市场价格显著高于富士,对推动陕西乃至全国苹果品种结构优化、产业提质增效发挥了积极作用。

  我们的体会是:新品种作为原创成果,要推广好。一要了解产业需求,做好产区布局和苗木繁育规划,减少盲目性;二要优化整合资源,发挥示范企业(合作社)的引领带动作用;三要提高品种开发的组织化程度,实现产前、产中、产后环节的有效衔接,体现新品种的竞争优势;四是品种研发团队,既要树立为农奉献的情怀,也要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作为品种的选育者,我们期待自己的成果能让更多的果农受益,也能使更多的消费者体验“国”字号好产品。几年的探索,只是走出了一小步,今后还有很长的路。苹果是陕西优势特色产业,是陕西农业的一张名片。要推动陕西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大自育新优品种推广力度势在必行。建议相关部门要加大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有效整合资源和产业发展要素,率先觉悟,积极推进以品种为基础的苹果“三品”发展战略的实施。

  我们期待新品种能为陕西苹果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瑞雪’兆丰年!‘瑞阳’送吉祥!‘瑞香红’,福瑞中华、果香天下!

  谢谢大家!